妈妈育儿网

主页 > 学龄前 > 幼儿园 >

为什么上了幼小衔接,孩子依旧不优秀?这篇文章说透了

发布日期:2024-06-11 16:56:02编辑:小编

小宝幼儿园已经确定下周一开毕业典礼,要求家长和孩子盛装出席。

是的,这是小宝人生中的第一个毕业典礼,值得慎重对待、纪念、珍惜和回忆,不过这段时间,小宝班级的家长群里,却弥漫着焦虑的味道。

父母们纷纷相互交流,这个假期是否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这个假期要怎样带孩子度过一段有意义的学习时光……

小宝回到家里也懵懵懂懂的说,班里的小朋友们日渐减少,有些小朋友直接去上小学的课,有些小朋友的兴趣班很多,不到放学就接走……

而我接小宝放学的时候,感觉也非常明显,过去需要站三四排的小朋友们,如今一两排就搞定了;过去乌泱泱的家长队伍,如今也是稀稀拉拉的在阳光下排成一排……

幼升小,对孩子来讲,是一段重要的人生历程,对家长来说,也是一场莫须有的煎熬。总是担心这个小小的家伙能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总是焦虑这个小小的人儿能否在新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唉,真的是天下可怜父母心啊!

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已经上了幼小衔接却完全没有成效?

我们过去常常会说,要赢在起跑线上。可是起跑线究竟在哪里呢?

很多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在父母的陪伴下,完成了小学一年级甚至二年级的各科知识,可是在小学生活真正开启,却发现孩子依旧无所事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般美好;

而有些父母则在亲自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因为方法的不得当,引发了孩子的逃避心理,欲速却不达。

父母这么努力,孩子却依旧不优秀,问题在哪里?

事实上,父母需要先判断,孩子的幼小衔接,究竟在衔接什么?是小学的学业知识,还是小学的课堂规则?用“抢跑”的步伐,在后面助推孩子,以牺牲孩子的游戏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紧锣密鼓的学习,这种是非常短视的做法,对孩子的发展完全没有益处。

幼小衔接,之所以叫做“衔接”,往往是一个阶段连接一个阶段,上阶段是下阶段的基础,下阶段是上阶段的延伸,这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与孩子的成长发育息息相关。

因此,上了幼小衔接,在小学依旧不优秀的原因不过如此:

1、让孩子提前学小学的知识,而不是在提升孩子的学习品质。

知识的习得,是一种教授的过程,有人教,有人学,达成一种知识的传承和延续。这种过程往往是没有太多的延展性,就像鸟妈妈在哺育雏鸟,只需要把小虫子抓过来放进小鸟的嘴巴里,小鸟吃了虫子,得到营养,从而长大。

而学习品质,则是通过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持续性。好的学习品质,能够让孩子正向的、积极的发展。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品质就是“渔”,而知识则是“鱼”,分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辅导孩子。

2、让孩子熟悉、配合小学的课堂规则,却忽略孩子自身的发展轨迹

孩子了解课堂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每个学校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课堂规则,我们在没有深入到学校之前,是没有办法完全和学校的要求达成一致的。

与其这样,不如让孩子根据自身的发展轨迹,做好自己,一个懂规矩、有礼貌的自己。

比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是一个课堂规则,同时也是一种规矩和礼貌,是对老师尊重的表现。因此当孩子知道遇到问题需要提问的时候,要提前征得别人的同意,这样他自然而然就明白上课回答问题或有其他需求,要先举手示意老师。

这就是规矩和礼貌,而不仅仅是课堂规则。

至于什么时候写作业、如何交作业,这是课堂规则,留给老师具体安排和布置。而如何和同学和睦相处,如何更好的表现自己,就是为人处世的规则,也是做好自己的规则。

因此对于幼升小的孩子,单纯的学习知识,不如在生活中探索和学习。

例如,时间的概念,从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开始,早晨几点钟上学,晚上几点回家等等;

数字的概念,从孩子的身高学会尺度的衡量标准,从孩子的体重学会重量的衡量标准;从购物的过程中,通过钱的数字,了解到价格、价值、以及算术等等;

外出旅行,从不同的交通工具,了解不同的速度,从而有了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提升孩子的知识储备。

幼升小,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实战锻炼。但愿我们的孩子可以勇敢的迈出人生这一步,赢得新的开始;也祝福我们的父母能够如愿以偿,早日放下焦虑,放松心态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