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心理性格 >

稚子的无心之失,家长的冲动之痛;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6种方法

发布日期:2024-06-13 20:42:39编辑:小编

这几天关于南京鲁医生替幼子“出头”,掌掴男童、推倒老人,自己被刑拘的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一番热议。

起因是幼儿园里,鲁医生的孩子和另一个男童发生推搡,且自家孩子被男童打伤。

为人父母怎会不心疼?也许更担心孩子的心灵受挫、走不出被欺凌的悲伤,于是,拿惯了手术刀、本应医者仁心的医生,带着孩子、妻子前往打人的人家寻求解决方法。

至于两个家庭之间见面后具体发生了什么,除却当事人,无人知晓。但是监控视频中,鲁医生却是一掌把男童掴了个后仰倒地。

于是,男童的祖父顿时一时气急,在自家地盘,自己的宝贝孙子还被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顾自己年迈,抄起凳子向鲁医生冲了过去。

鲁医生年轻气盛,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力度和情绪,老人反被推搡至骨折。

最终报警,警方将打人者——鲁医生刑拘。

随后,就是鲁医生父母和妻子前往男童家寻求谅解。

网友有赞成和解的,有坚持将打人者绳之以法的,有人分析利弊,有人判断是非,有人寻求因果……

其实,我们谁都无法从当事人的角度去权衡问题,更无法判断对错是非。

鲁医生的孩子本是受害者,通过监控视频可以看到,两个男孩子在幼儿园发生推搡,其中一个男孩子比较强势,而且很明显使用了外力,这在很多幼儿园里应该是明令禁止的。而受伤的就是鲁医生的孩子。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明显偏了走向,让人出乎意料。

男童一时之快,打了别人,最终自己也被狠狠地教训了一掌;

老人一时之争,同样使用了外力,结果却被外力所伤,伤筋动骨一百天;

鲁医生凭借自己的一时冲动,也最终尝到了冲动的恶果,被刑拘且有可能被判刑。

说到底,作为父母,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才是最为关键的,不妨先试试这几种方法:

1、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要有耐心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样的态度对他,这种态度也会潜移默化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父母太暴戾,孩子多暴躁;父母没耐心,孩子多焦虑;父母温和平静,孩子就会比较温顺且强大。

所以父母对孩子不妨进行一些忍耐和等待的训练,也就是延时满足,这样孩子就不会总是那么急躁。

2、父母要言行一致和言出必行

父母不要以为孩子小,总是对他敷衍。其实孩子都会记在心里,即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遗忘具体的过程,但是当时所经受的沮丧、失望和难过却会成为他记忆深处的因子,随时生根发芽。

而家长若是不能言行一致、言出必行,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父母的权威。孩子则会比样画样,没有很好的格局。

3、父母对于规则,要始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

对于规则的制定,父母一定要做到始终如一,且规则制定之下没有例外,尤其不能依据自己的心情来随意调整、朝令夕改。

始终如一,也就是处理同样的事情有同样的标准,就不会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否则,今天这件事情是禁止的,明天同样的事情是不管不问的,那么孩子很快就会无视父母的权威和命令了。

4、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灵魂,不是任何人的依附,父母无权要求孩子事事都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即便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或者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

父母的勉强,只能让孩子更为叛逆。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哪怕是碰壁、失败、挫折,也是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培养他们独立、有主见的性格,同时有效避免了他们成人后的“踩坑”。

5、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孩子的责任感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他们应对自己做的事情承担必然的结果,树立起责任意识。

承担责任,从整理自己的玩具、收拾自己的房间、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

6、让孩子学会了解他人的感受

只有孩子能够了解他人的感受,才能够学会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父母在孩子面前可以是超人,为他挡风遮雨,为他披荆斩棘;但父母也要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真实的感受,体谅自己的辛苦。比如上班一天感觉很累,孩子非要陪着他玩,那么不妨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

正确的交流沟通是一种方式;让孩子亲身体验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带着孩子做一天义工、有条件的前提下,带他工作一天,都是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辛苦的一种方式。

包括和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倘若可以玩在一起,就是好朋友,倘若不能愉快地玩在一起,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一起的。

远离让自己不舒适的人,就好。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起来的,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高情商的人,作为父母一定要稳住神,不着急、避免急功近利,远离睚眦必报、用宽广、豁达、柔和、强大,稳稳当当的来培养孩子。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