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我就是要那个玩具!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这样不伤孩子还有利成长

发布日期:2024-06-19 12:09:07编辑:网络收集

这些情景是很多妈妈都经历过的。

妥协型妈妈:

对于孩子用哭闹的方式要东西这件事,小海妈妈很清楚,这是一种坏习惯,不应该惯着。

可是,有一天外出吃饭的时候,三岁多的儿子要喝一种饮料,妈妈觉得喝饮料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他要的还是一种功能饮料,更是小孩绝对不能喝的,所以就拒绝了儿子的要求。

这回,儿子可不干了,

这是公共场合,

这时,

现在小海已经5岁多了,妈妈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每次稍有不如愿就会又哭又喊,动不动就躺在地上撒泼打滚,严重的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头往墙上撞,直到妈妈同意了为止。

对于小海,妈妈感到非常无奈,面对儿子的无理要求,妈妈明明知道答应他不好,可在孩子逐渐升级的哭闹中,妈妈每次都会因为心疼、怕伤到孩子败下阵来。

如果妈妈不答应,孩子就会觉得是自己哭得方法不对,或者还不够凶,

拒绝型妈妈:

在玩具区,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指着一辆红色的玩具汽车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个。”妈妈瞄了一眼,对孩子说:“不行,你不是有一辆跟这个差不多的吗?”

孩子不甘心地说:“这是最新款的,跟我们家那几辆都不一样,我还没有这种呢。”“那也不行,家里已经有了那么多玩具汽车,都没地方放了。”妈妈说得不容商量。

“妈妈,我真的想要!”看到妈妈要离开玩具区了,孩子一边哭一边拽住妈妈的衣服。妈妈冷眼看着哭泣的孩子,说:“你再这样我就把你现在的样子拍下来,发给老师。”

孩子听后,无奈地松开手,耷拉着脑袋跟着妈妈离开了。

小的时候,孩子对一个玩具、零食没有勇气去争取。

尊重、引导型妈妈:

幼儿园放学后,雯雯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那个蝴蝶结的发卡。”

妈妈:“你不是已经有了好几个发卡了吗?”

雯雯:“我们班好几个女孩儿都有这种蝴蝶结的发卡,我也想要一个。”?

妈妈:“这样啊?可是这星期你买东西的次数已经用光了,我们只能下星期再买了。”

雯雯:“可是不行啊,我真的很想要!”说着女儿哭了。妈妈没说话,俯身抱住了她。过了很久孩子平静了下来。

雯雯:“妈妈,你看那个蝴蝶结发卡多漂亮呀,我们下星期一就来买。”

妈妈:“好啊!”

回家后,孩子拿出了自己的几个发卡,端详、把玩着。

雯雯:“妈妈,我发现那个蝴蝶结的发卡其实没有我这几个漂亮。”

雯雯:“妈妈,其实我也不一定要买,我可以用我这几个发卡跟其他小朋友换着戴的。”

这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妈妈也很重视自己的感受。

在“下星期一就买”,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孩子能够学会

在“觉得自己原有的发卡更漂亮”的思考中,孩子能够学会

在“跟其他小朋友换着戴”的创新中,孩子能够学会

这一次“不合理要求”事件,让雯雯脱离了“想要的东西马上买,被拒绝就哭闹”的行为模式,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