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姑姑坐坏了宝贝的生日蛋糕,怎么办?不同家庭教育养育不同孩子

发布日期:2024-06-12 11:17:03编辑:小编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

广西的一个小女孩过生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生日PARTY中最为精彩、也是孩子最为盼望的一幕终于出现,精美的生日蛋糕终于被“请”了出来。

可是蛋糕当时没有放到桌子上,而是放到了一把椅子上。就在瞬间,本来站起来拍照的孩子姑姑没有回头,忽然不偏不倚地坐回了椅子上。

就这样,一个生日蛋糕被姑姑不留神的坐坏了。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过生日的孩子在看到蛋糕被损坏的瞬间绝望地嚎啕大哭,而孩子的姑姑顾不上自己裙子上沾满了蛋糕,立即安抚孩子。

可惜,孩子被情绪所控制,哭声越来越大。

这时全家人都围了过来,不是帮助姑姑擦衣服,也不是协助姑姑安抚孩子,而是纷纷谴责姑姑的不小心、破坏气氛等等……

不知道视频中的姑姑当时是否很悲哀,反正我看着是觉得有些“窒息”的。这样的家庭氛围,注定了孩子的大哭大闹,也注定了本来欢乐的家庭聚会不欢而散。

孩子想吃蛋糕、盼望蛋糕的心情可以理解,哪个小孩子不是如此呢?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被破坏,孩子心中的难过、痛苦也可以理解;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蛋糕已经坐坏了,难道哭闹和责骂就能够挽回一切吗?很显然,不是如此。

那么,作为成年人,作为家庭成员,大家立即分工协助,想办法弥补一下孩子。你来安抚孩子,我来重新定一个蛋糕,或者先给孩子买一个小蛋糕、小玩具都可以……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下就得到很好的安抚,而姑姑,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行动胜过一切谴责,而家庭的团结和谐,更是最为难得可贵的,也是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并会潜移默化的给孩子上一节珍贵的“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珍惜家庭关系”的实情实景课。

当孩子再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时,不是哭闹、不是绝望、不是哀叹,更不是推卸责任和谴责别人,而是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努力的调整气氛,“宾主尽欢”才是聚会的精髓吧!

我们常常说“家风、家训、家规”,其实不是家庭中老祖宗留下来的各种条文规定,而是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遵守和有效延续的一种行为规范。

我记得我家大宝小时候,我带他出去玩,他不留神把我给他带的水果杯碰掉了,水果撒了一地。当时和他一起玩的那个孩子幸灾乐祸地看着他说:“你完蛋了,你妈妈该吵你了。”

大宝却摇摇头:“我妈妈不会吵我的,不过我要先把地面弄干净。”

那个孩子吃惊地看着大宝:“真的?这都不吵你?”

正好我走过去,递给大宝几片湿巾,让他垫着把地上的水果清理干净,我拿着水果杯去清洗。等我回来,那个孩子看着我说:“阿姨,你真好。”

我有些惊讶,难道孩子不留神碰掉了杯子,不是整理干净,而是要挨吵的吗?

那个孩子的妈妈却对我说:“孩子错了,就要吵他、惩罚他,他们才会长记性,也不敢再犯错。你这样太温柔,他们下次还犯错。”

在我看来,让孩子自己动手整理地面,不就是对他的惩罚吗?而妈妈的温柔,才是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气啊!

后来因为教育观点的不一样,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我不知道她家孩子现在如何,只能说我家大宝现在8年级,我过去曾经担心的青春期的叛逆还未曾发生,他也愿意和我分享自己的一切成长悲喜和学习经历,没有因为一次考不好而忐忑不安,也没有因为一次成绩优异而骄傲自满;接人待物也比较温和、有礼貌;性格上不极端,思想上也不偏激,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并在成长的路上继续自我努力着;目前看来,他还是那棵正在茁壮成长且没有长歪的小树。

其实养育孩子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讲,都是一种摸索,只不过需要谨慎,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不会逆转。

而我们能够带给孩子的,绝不是空泛乏味的大道理,往往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们的道理会比家长更多;也不是喋喋不休地唠叨,因为当一件事情发生,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会有一个预判,而他们的预判往往是很精准的,这种准确度,既来源于父母的唠叨,也是对父母唠叨的一种有力反抗。

父母能够带给孩子的,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相互包容、理解、扶持。

要知道,父母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将会成为若干年后,孩子口中的“原生家庭”哦!而原生家庭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是终生如影随形的。

温馨的原生家庭,才会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而助力!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