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所谓公平教育实际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

发布日期:2024-06-14 17:31:34编辑:小编

朋友家有“小豆包”今年开启小学生涯,朋友虔诚地在朋友群里祈祷:愿孩子可以得到公平的教育,不要遇到偏心的老师,也不要遇到糟心的同学,开心快乐的度过小学六年时光。

我笑着反驳她,其实所谓的公平教育,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对所有孩子的一视同仁,也就意味着孩子们要“存共性、灭个性”,对于个性化十足的孩子们来讲,最终并不会得到想要的开心和幸福。

所以,作为父母要清楚,学校里必须要在一些规则上对孩子做到绝对公平,必须服从和遵守,但是在家中,父母更应该总是孩子的个体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想办法让个性和共性相容,让孩子可以得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在快乐和幸福中学习本领。

刚入小学的“小豆包”们,往往会在这几个方面出现一些“个性”的行为,总是会被人直接冠以约定俗成的观点。因此需要父母多注意观察,及时和老师沟通,切莫“一棒子打死”,让孩子的天性遭到伤害。

1、爱动的孩子

爱动的孩子入小学之后,大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学校教育要求是上课要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不能乱动。这对于天性爱动的孩子来讲,太需要克制自己了。当这些孩子忍不住左顾右盼,做做小动作,说说小话的时候,被打扰了课堂秩序的老师,难免会认为孩子天性“坐不住”,调皮捣蛋。

事实上,这类孩子有可能是运动智能是自己的优势智能,因为习惯于用肢体来替代语言;还有可能是孩子比较聪明,对老师讲的课已经了如指掌,感到无聊才做小动作……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更应该观察孩子的特点,和老师进行积极沟通,采用不同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往往“坐不住”的孩子,同时创造力也非常强,因为他们擅长观察,也有很对自己的想法。

因此,允许孩子动,但也要和他有约法三章,在必须安静、不能动的情况下,要保持自己的安静状态,一天一点点地调整,有进步就好。

2、“慢”的孩子

倘若一个孩子学知识的速度比别的孩子慢,是不是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是个笨小孩?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学知识速度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新环境不适应,比如比较含羞胆怯,比如本身就不理解这个知识点……

很多时候,孩子的速度慢,只是因为自身的适应性低罢了,并不代表孩子能力不行。

相反,父母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学习速度慢的孩子,是不是掌握知识比较扎实?如果是,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只是孩子的一种学习方法,适应他自身的方法而已。

事实上,行为比较慢的孩子,在遇到不良刺激或引诱的时候,对比行为速度快的孩子,他们更不容易上当、改变。他们更乐意在自己的节奏上,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因此,不要总是催促孩子“快一点儿”,越催促效果越难达成。不如让孩子自己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处理自己的事情,而家长只需要告诉他,在既定的时间段内,都需要完成什么。

开始可以根据孩子的节奏来,然后慢慢的调整,让孩子逐步的适应,缓缓地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孩子。

3、允许孩子发呆

不是所有发呆的孩子,都是在浪费时间,也许他们真的在思考问题或者展开属于自己内心想象的翅膀在翱翔、自得其所。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发呆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两种,后者就是无意识地学习。因为人类的大脑是无时无刻不在储存、整理、加工信息的。

因此父母看到孩子在发呆的时候,不要急于打扰或者叱责,不妨先观察一会儿,看孩子后续要做什么,然后快速地又回归到发呆前的状态,还是就这样一直发呆下去?往往孩子不会一直发呆,他只会从发呆的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而已。

了解孩子的个性、气质特点,顺其自然地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天性,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会让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把自己聪明伶俐、活泼机敏的一面展现出来,因为孩子的能力系统本就是多方面的。

因为针对进入小学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用一次或者几次的测试成绩来判断孩子聪明与否,或者直接否定孩子的整体能力;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保持自己的个性,也能够融入集体的共性中,成为优秀的人才!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