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妈妈太强势,对孩子的成长并非好事儿,尤其是男宝的家庭

发布日期:2024-06-13 20:43:52编辑:小编

经历了汪小菲和大S的风波,汪小菲的妈妈张兰女士,赢得了一众路人的好感,且用坚强、勇敢、独立的女性形象,刮起直播间的一阵“飓风”,为自己的直播事业引流若干,势不可挡。

昨天她通过直播,宣布了自己不慎感染了病毒,俗称“阳”了。但是今天,她依旧坚守在直播间里,精致的妆容也无法掩盖她发自内心的有气无力,毕竟也迈入中老年的年龄,与病毒“作战”本就更辛苦一些吧!

不得不说,张女士真的是一位又刚又强的事业型女强人!

但是她的独子汪小菲又是如何呢?

从他屡次口无遮拦的发帖,引发争端,不难看出他的任性妄为和刚愎自用;也不难感受到他一边享受着妈妈带来的“红利”,一边又虚张声势的“真怂”……

有人会说他是“妈宝男”。说实话,汪小菲真的不是妈宝男。

可能,他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中年男人罢了,内心有着小男孩的叛逆与狂妄,身体却又想要现实中名利双收的福利;男人至死是少年,用到汪小菲身上一点儿不假。

其实,汪小菲现在应该很苦恼张兰在大庭广众面前,屡屡提及自己私生活的种种言行,甚至会责怪或者看不起妈妈的这种行为;

但是他又无力摆脱生活的现状,既要抱怨命运的不公,还要哀叹自己的回天乏术,最后不得不暗自佩服和安稳享受妈妈精准的商业头脑以及商业布局,再次在直播事业中,杀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可是回到直播间,看张兰女士一脸疲倦又不得不强撑精神,继续坚守的模样,她自然是知道互联网热度的朝夕变幻之快,因此她惟有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为自己的事业、为儿子的前程再拼一把。

事实上,也不得不说,这就是母亲太过于强势,而导致的必然结果。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上是很成功的,因此,她们苛求孩子也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会遭到母亲的责骂,这种“强势”的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1、对孩子苛求过多,往往事与愿违

往往,对孩子要求过多、苛求过多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情,正因为沉浸在对儿女前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她才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

但是,孩子的成长动力,是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会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会增大,甚至产生被抛弃的恐慌。

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妈妈都无法抛弃自己时,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而母亲,只能从最初的苛求,到中间的疲倦,直至最终的无能为力了吧!

2、对孩子约束过多,往往让孩子迷失自我

有些妈妈把培养子女成功,当成了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甚至说对子女倾注了全部的心力而完全忽视了自我的成长。

孩子成功,妈妈就认为是自己成功;孩子失败,妈妈感觉比孩子还要痛苦万分。

这种直截了当的情绪,会带给孩子无法承受的压力。

他们要么完全屈从于父母,最终失去了自我,只能依附且习惯于依附,所谓的“妈宝男”多是如此。

他们要么开始忤逆父母,叛逆到家里鸡犬不宁,或者宁可伤害自己也要追求所谓的自由,最终亲子关系僵化,孩子走上迷路,父母无能为力。

他们要么学会趋炎附势,对比自己强大的人阿谀奉承;对比自己弱小的人视若草芥;极端的性格、随时爆发的情绪、却也往往是他们最为脆弱的时候……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不容小觑。

有些母亲的强势,是源自于育儿过程中父爱的缺席;母亲会因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在潜意识中将儿子作为“替代”,作为情感依托的对象;

这样的情况下,不是儿子离不开母亲,而是母亲离不开孩子,动辄想要掌控孩子,甚至替孩子决定未来;这对孩子同样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

所以,一个家庭若是父母共同培养孩子,那么教育就是夫妻共同的事情,一路商量着如何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如何给孩子更好的陪伴,同时不要忘记和孩子共同成长。

一个家庭若是不得已父母一方不得不缺席,那么陪伴孩子的那一方,就更要学会用科学的、辩证的思维一路和孩子共同成长;同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独立抚养孩子当然会更累,但也不必自怨自艾,因为孩子的成长中同样有无数的快乐可以分享哦!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