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小学伊始,打好孩子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培养3个核心习惯
发布日期:2024-06-11 18:01:41编辑:小编
我们这里去年刚入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上学期刚刚上了两周课,就开始了漫长的网课周期,历时一个学期。因为是刚刚开始上小学,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就又回归了家庭,所以网课时难免会无措、忙乱和懵懂。
现在终于开学了,正式开启了校园时光。家长还没有从“神兽归笼”的喜悦中走出来,就发现孩子又出现了很多问题:作业写不完、磨叽磨蹭、上课自由散漫,甚至还会尿裤子……
继续头大啊!怎么办?
同样,家长焦虑的同时,难道孩子进入新的环境,就不焦虑吗?
曾经有一项针对小学一年级刚入学孩子的调研,结果显示:
26%的学龄前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及心理行为问题;
存在问题的儿童中,男生占61.6%,女生占38.4%;
集中体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好动、适应能力不足、依赖性强、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
事实上,从相对宽松的幼儿园环境一下子转变为纪律性、规则性比较强的学校环境,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情况。比如,学习的接受能力差,和同学玩不到一块儿,见到老师就躲等等。
针对这种问题,在小学刚开始伊始,打好孩子的基本功尤为重要。
1、训练孩子专注力
若幼儿园的孩子是“玩中学”,那么小学生就要适当收敛“玩”的时间和过程。因此需要训练孩子有意识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的内容中去。
这种训练,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渐渐过渡到兴趣不高的事情,从最初的几分钟,到最终与小学课时时长持平。
另外,当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打扰他。最好不要陪伴孩子写作业,作业是他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啊!而且陪伴孩子写作业,既不利于孩子的自控力,也不利于孩子的专注力。
2、多给孩子留出运动时间
我们常常说“感统”,感统究竟是什么?
大脑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完成我们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和理解能力等,就是感觉统合。
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就会发生运作失灵,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若是孩子缺乏运动、手指精细动作锻炼较少、喜欢看电视、习惯于玩电动玩具,就会让他们的感统得不到充分锻炼。
因此,父母要多给孩子留出运动时间,勤动手、多动脑,加强精细动作的锻炼。运动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外出运动、玩耍是在浪费时间哦!
3、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有些孩子刚上小学,还会出现尿裤子的情况。是因为贪玩来不及去洗手间吗?大多数不是这个原因,而是因为不好意思、不敢、不适应,导致宁可自己忍着,也不告诉老师。
另外,不敢或者不善于沟通的孩子,往往也会遇事犹豫、畏首畏尾,在课堂学习中缺乏自信,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沟通能力在小学初期阶段尤为重要。
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信、独立、合作和坚毅的品质,鼓励孩子尽量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与老师同学沟通、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等等。
除了鼓励孩子打好这些基本功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3个核心习惯。
1、阅读的习惯;
2、问题意识的习惯(鼓励孩子多思、多想、多问“为什么”);
3、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孩子就已经具备了学霸的潜质)。
从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阅读习惯会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家长一定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不妨从点滴开始的培训,比如父母每天坚持给孩子读故事、绘本,渐渐引导孩子自己去看绘本、看图说话、聊聊读后感等,渐渐地,阅读就会潜移默化成为孩子的习惯。
愿一年级的“小豆包”们快快适应小学阶段,从容、淡定的走过自己学生生涯中,最基础的阶段,也是养成好习惯最为重要、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