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新生儿 > 新生儿护理 >

新生儿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妈妈收藏)

发布日期:2024-08-31 00:18:02编辑:胖虎爱撩妹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一个2月龄的男孩,因为吐奶新手爸妈没有妥善处理,孩子差点窒息的事情,看了这则消息真的是非常心痛,新生儿常见的问题及护理,新手爸妈一定要知道!
 
新手爸妈刚刚开始带孩子经验不足,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新生儿常见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难以避免的胃食管反流(吐奶)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部食物及胃酸反流食道或口腔,孩子出现胃食管反流的主要表现是吐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婴儿食道下的括约肌发育的不完全,所以新生儿前六个月会经常吐奶。
 
孩子吐奶的时候,奶水会从孩子的口腔,鼻子中溢出,如果孩子精神好,没有异常情况,可以不用担忧,这是正常的现象。大多数孩子在12~14个月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消失。如果没有消失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那么,新手妈妈应该怎样减少宝宝吐奶呢?
 
1、少量多次的喂奶
 
2、在喂奶的中间给孩子拍嗝
 
3、喂奶后竖抱孩子半小时左右,给孩子拍嗝
 
4、喂奶时尽量减少孩子吸入过多的气体
 
5、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下喂奶
 
二、常见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大部分宝宝出生后第1周就会遇到。新生儿黄疸分成两类,一类是生理性黄疸,另一类是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在宝宝出生2~3天后出现。大部分宝宝2周左右能够自行消退,早产儿一般在4周左右消退。在此期间,给宝宝多多哺乳,多吃多拉可以有效缓解。
 
一般情况的生理性黄疸可以在家自行护理,仔细观察,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四肢发黄的情况家长就要小心了,特别是孩子出现手心脚心发黄的情况,家长需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
 
有一种黄疸叫母乳性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对于这种类型的黄疸,可以暂停3天母乳,观察黄疸是否减轻,减轻基本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如果确定是“母乳性黄疸”且没有其他疾病,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一般的母乳性黄疸大多在6~12周就会消退,但是如果宝宝被医生判定为重度母乳性黄疸,就要遵从医嘱及时治疗,以防宝宝受到伤害。
 
病理性黄疸在孩子出生24小时内出现,发病早且病情迅速加深,持续时间长,可能会有反复。对于这种类型的黄疸,家长要小心,早发现早治疗。
 
 
 
三、有一种不明原因的哭闹叫“肠绞痛”
 
“天惶惶地惶惶,我家有个夜啼郎。”对于父母来说,最崩溃的事莫过于孩子哭闹,而你却找不到原因。常常在黄昏出现的肠绞痛,在孩子出生2周~3个月内出现,目前没有找到确切的原因。
 
但随着肠道发育成熟,大多数孩子五个月后肠绞痛会自行消失,目前尚未发现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孩子发生肠绞痛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去安抚他呢?飞机抱、按摩以及遵从医嘱使用药物都是缓解孩子肠绞痛的有效方法。
 
四、饭后的“肠胀气”
 
在宝宝两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吃奶后出现小脸通红、全身使劲、两腿乱蹬、哭闹等情况,那么孩子可能出现了肠胀气。为什么会发生肠胀气?如果是母乳喂养可能与母亲吃的食物有关。如大豆,萝卜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如果是奶粉喂养,则可能是对奶粉有反应,食物不耐受。最常见的原因,是喂奶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 另外,孩子哭闹时往往也会吸入气体,造成肠胀气。
 
怎样减少肠胀气的发生呢?
 
1、母乳喂养时少吃或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含酸的食物、奶制品、豆制品等;
 
2、尽量减少孩子喝奶时吸入的气体。母乳喂养时,让乳房和孩子的嘴贴合不留空隙。奶瓶喂养时,把奶瓶30~40度角倾斜摆放并排出多余气体;
 
3、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让孩子的头部高于腹部,然后再通过给孩子拍嗝,排出气体;
 
4、孩子吃奶后,让孩子趴着或者给孩子飞机抱等姿势,排出多余气体;
 
5、排气操,宝宝胀气后,给他来套排气操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能增加亲子互动呢。
 
 
 
五、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鹅口疮”
 
很多人觉得孩子还没有长出牙齿,不用做口腔护理,这种观念是不对的。1-3个月的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可以用棉签或纱布蘸水给宝宝清理口腔。
 
如果孩子口腔内出现了白色乳凝状物,由开始的点状小片逐渐发展成大片,那么孩子可能患上了鹅口疮。鹅口疮不会引起宝宝疼痛,但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如果孩子患上了鹅口疮,新手妈妈的饮食就要清淡营养,并给孩子适当的做好卫生,但不要矫枉过正,最后遵从医嘱用药。相信孩子的鹅口疮很快就能痊愈。
 
六、给孩子带来痛苦的“尿布疹”
 
什么是尿布疹?尿布疹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红屁股”。长期泡在尿液中或者尿布不通气都会造成孩子的屁股上长出红色的小疹子,这种情况就是尿布疹。严重的尿布疹会造成皮肤破裂、溃烂,给孩子造成极大的痛苦。
 
让孩子的屁股保持干爽、清洁是预防尿布疹的主要方式。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尿布疹,可以通过给宝宝勤洗屁股,勤换尿布、涂抹屁屁霜等方式治疗。
 
宝宝的尿布疹,在父母的精心照顾下通常3天左右就好了,如果情况依然很严重,甚至有破皮、渗水,孩子也伴有哭闹、烦躁不安的情况。不要犹豫,尽快带孩子去看医生吧!
 
七、夏天的常客“痱子”
 
炎热的夏季是痱子的高发季节,白白胖胖的孩子,因为长了痱子而哭闹不安,听着一声声的啼哭,家长的心里别提多焦急了。
 
宝宝代谢旺盛容易出汗,但是孩子的汗液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汗水挥发不掉,就容易长痱子。特别是胖宝宝,本身脂肪层厚,皮肤褶皱多,汗液更不容易挥发。
 
痱子一般分为三种:白痱、红痱、脓痱。
 
白痱:针尖至针头大小,白色透明水泡,不痒,但水泡易破;
 
红痱:成片出现,周围发红,会伴有极痒、刺痛等感觉,快速出现,且是最常见的一种痱子,红痱加重会变成脓痱。
 
脓痱:脓痱顶端有小脓包,脓包破损会引发细菌感染,严重的会发展成败血症。
 
新手妈妈应该怎样应对痱子这个夏天的常客呢?
 
1、减少孩子的穿衣量,少穿少盖,保持凉爽干燥,大部分的痱子都会消失;
 
2、孩子长痱子的地方不要穿、盖,尽量暴露在空气中;
 
3、室内温度保持在26度左右,不要太热,保持凉爽通风;
 
4、保持孩子皮肤的干爽清洁;
 
5、严重的痱子尽快就医。
 
孩子的常见问题还有很多,小编就不一一列举了,你还知道哪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呢?在下面给小编留言,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