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分娩 > 分娩知识 >

快要临产的八大征兆,出现这些症状说明离分娩不远了

发布日期:2021-09-19 11:54:23编辑:森林

不少孕妈因为恐惧突然生产,在快接近预产期时就不敢出门活动了,生怕走着走着就要分娩了,甚至在家连下床走路也是谨小慎微,这对于孕妇及胎儿都是不利的。其实孕妇临产是可以通过一些“征兆”来观察的,例如宫缩、破水等。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常见快要临产的八大征兆,出现这些症状说孕妈明离分娩不远了!
征兆1、宫缩频繁带有规律起来
宫缩大概15分钟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稍微长点大约20~30分钟宫缩一次,子宫收缩20~30秒。每一次宫缩的强度都可能比之前更大,阵痛感也会越来越强,每一次腾疼的时间也会变长。每次宫缩时间间隔反而会相应的变短,宫缩时间会变成5~6分钟左右一次。
 
如果准妈妈出现这种阵疼时,那么意味着你快要临盆了。需要立刻联系孩子的父亲或者其他家人,马上动身去往医院。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宫缩的阵疼不同于普通的肚子疼,是子宫收缩即将分娩的前奏,只要准妈妈摸摸自己的肚子就知道了,会感觉腹部变得比较硬,这是胎儿即将入盆的前奏。
征兆2、下体分泌物突然增多了
预产期以前如果发现下体分泌物增多了,那么准妈妈可就要多加注意了这是要分娩的前奏,这些分泌物在分娩时会起到润滑产道的作用,让胎儿利于顺利出生。在此之前,一定要注意保持私处卫生清洁,安心做好待产准备即可。
 
征兆3、可能觉得腹部突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准妈妈可能临近分娩前,会觉得腹部突然变得很轻松,这是胎儿开始向下移动即将入盆的前奏。正常情况下,胎儿的头部会首先下沉,进入准妈妈的骨盆腔,这是胎儿做好了即将降世的准备。
 
一般在妊娠晚期即怀孕37周左右时,准妈妈能够较明显的感受到腹中胎儿入盆。不过具体情况可能不一样,因人而议再者胎儿入盆时间的早晚也不尽相同,准妈妈们不用太过在意。当然如果有胎儿入盆的感觉又伴有规律阵疼时,最好做好卸货的准备立刻出发去往医院。
 
征兆4、胎动可能会相应减少变小
初产妇到了临产前两周左右,由于胎儿先露出的头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会下降,这时孕妇会觉得上腹部轻松起来,呼吸会变得比前一阵子舒畅,胃部受压的不适感觉减轻了许多,饭量也会随之增加一些。胎儿如果入盆,胎位相对来说会比较固定,即胎儿在腹中的活动空间相应变小,胎动的幅度和力度也会变小。当有入盆感觉后又发现胎动减少了,准妈妈不用过分担心,这是胎儿入盆后的正常表现,可以考虑去往医院检查待产。
征兆5、尿频加重
孕后期,由于胎儿下降、被变大的子宫压迫的盆底肌支撑膀胱的力量会减弱,出现膀胱下垂、压迫膀胱的现象。分娩时胎儿即将先露出的部分,已经降到骨盆入口处,因此出现下腹部坠胀,这时你会感到腰酸腿痛,走路不方便,出现尿频。咳嗽、打喷嚏甚至大笑的时候,很可能都会引起漏尿的现象。所以,你需要的是,使用妈妈护理垫,解决尿液流出时弄湿内裤的尴尬。
 
征兆6、肛门坠胀感
由于胎儿入盆后直肠的空间也将变小处在受到压迫的状态,所以准妈妈可能不止有频繁的尿意,可能肛门还有明显的坠胀感。
征兆7、见红
出现见红时,预示着准妈妈即将分娩。准妈妈不用过分紧张担心,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有的一天之内发动,有的可能一周以后才发动。一般见红后48小时后胎儿就将进入产程,但是一般第一次生产的产妇的产程都会比较长,一般要11~12小时。
 
见红以后并不是需要马上去往医院,先要冷静下来先看看出血的颜色、形状和量之后确定需不需要去往医院。如果下身流出的是鲜血还超过平常生理期的出血量,或者伴有腹部疼痛那么最后去往医院确诊。
 
当身体出现见红的征兆时,准妈妈需要提高警惕时刻准备去往医院待产了。
 
征兆8、破水
破水是包裹胎儿的羊膜囊破了,羊水从阴道流出,出现破水后需要立即赶往医院准备分娩。这个是紧急而危险的信号,腹中的胎儿等不得,时间久了会增加了胎儿感染的机会。这种时候不管什么场合都要尽量平躺下来,减少羊水流出。在等待的过程或者去往医院的路上,都尽量要保持平躺。
 
羊水如果流出的过多,还尽量避免太过用力这可能会导致脐带脱落,因为随着羊水的流出在外力和压力的带动下,脐带可能会脱落,这点需要准妈妈特别注意。
 
如果下身还排出绿色或者棕色的物质,那么准妈妈可就得特别注意了,这是胎儿的胎粪。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表明胎儿有缺氧窒息的危险需要立即告诉医生,自己也要争取早点去往附近医院。
 
另外,破水以后,阴道的细菌可以直接进入,造成宫内感染,这个时候最好是干净的产褥内裤和产妇专用的卫生巾。
关于快要临产的八大征兆就先介绍到这里了,以上这些都是临产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家人一定要多加观察,并及时送产。在分娩前适当的活动身心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只要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并且有家人陪护,孕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出门做些简单的活动更有利于产程。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