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宝宝该拥有有约束的自由选择

发布日期:2024-11-04 16:20:09编辑:秩名


 
  自古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在宝宝的婴儿期(0-3岁)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尤其是面对如安宝一般快2周岁的宝宝,不能一味纵容孩子,而是需要父母给宝宝设立界限。
 
  在1岁到3岁,宝宝充满探索欲。在探索过程中,宝宝总会做出危险的行为,或者超出你忍受范围的事情,而他却不自知。这个时候,爸爸妈妈需要给宝宝树立原则,设立界限,并且在界限的范围内给予宝宝选择的自由,既约束宝宝的行为,又保护他的自主性。一看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具体如何做,一起来看看吧!
 
 
 
 
  1、为孩子提供原则
 
  宝宝对探求世界的冲动超过了他控制自己的能力。不时做出些冲动的行为,比如用力地拉电线、冲到大马路上去追一个球,或者爬上柜台乱翻橱柜等,都各种大人眼中的危险动作,在宝宝看来都是成长中的正常行为。父亲的角色就应该为宝宝提供一个大原则,控制他的冲动行为。
 
  不少妈妈要问,为什么得是父亲,母亲不行吗?当然可以,只是大多母亲时时刻刻陪伴着宝宝,宝宝在面对妈妈时,难免更娇气一些。这时如果爸爸出面,他作为宝宝信赖又具有权威的人,来给他设定限制,宝宝就会收敛很多。一旦爸爸为他的生活提供了大的原则,他就会感到心里更塌实,他被引向了一个更有意义的方向。宝宝可是很聪明的呢。
 
 
 
 
  2、让宝宝有选择权
 
  宝宝开始有了自律能力,独立性不断增强,有自己的小想法,并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
 
  宝宝开始抗拒爸妈对他说,“宝宝,你得选这个”“不可以,你只能这样做”这类的话,宝宝经常对你的建议说“不!"。这个时候爸妈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说法方式,把肯定、必须的方式改为有选择性的。例如,“宝宝,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你想要选择哪个?”之类的话。
 
  在大致的规矩范围之内,给予孩子选择权。让宝宝表达自己的小想法,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又不使他们过分放纵,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爸妈和宝宝也会相处得更好。
 
  当宝宝要做的事超出这个范围时,妈妈可以温和但态度坚决地制止,要告知宝宝“妈妈是爱你的”“爸妈是了解你的”,让宝宝的情感发展保持在良性轨道上。
 
  育儿路上任重道远,面对宝宝,爸爸妈妈都需要足够的耐心,并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帮助宝宝纠正生活中的小错误,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榜样,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学会尊重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沟通。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