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引导孩子思考 比给出答案重要

发布日期:2024-11-06 18:42:50编辑:秩名


 
  春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种太阳”似乎也不见效了!早上要叫孩子起床去上幼儿园,成了很多妈妈最近最头疼的事情。
 
  前两天,露露妈刚好碰上了露露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孩子还提了一个问题:妈妈,我为什么一定要上幼儿园?
 
  遇到孩子提问时,大部分的家长会直接回答孩子的问题,比如:不上学我们就不能学知识、以后就不能生存于社会、不能赚很多的钱、不能做很优秀的人、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答案听起来似乎都很对,但真的能说服孩子吗?
 
  露露妈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于是跟着文章里的步骤来解决露露的疑惑,同时又让她心服口服地去上幼儿园。
 
  露露妈反问:如果露露不去上幼儿园,会怎么样呢?
 
  小家伙开心地答道:不去上幼儿园,在家里可以跟妈妈一起玩耍,还能去找亮亮(隔壁同龄,一起读幼儿园的小朋友),能看电视、玩玩具,好多事情可以做。
 
  露露妈继续答道:可是妈妈是要去上班,而且亮亮也要去上学,所以你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里。
 
  小家伙明显没有刚才高兴了。
 
  露露妈又跟着文章里的方法,换了个角度问:似乎不去幼儿园也不能让露露满意呐。那如果我们去幼儿园,又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呢?
 
  小家伙似乎一时间答不上来。
 
  露露妈继续引导:幼儿园里有什么呢?露露答道:有很多小朋友,还有亮亮。露露妈:还有其他吗?露露:还有吃的,有很多的玩具,我们还能做游戏,还能唱歌跳舞……
 
  露露妈:那现在还是不想去上幼儿园,想要自己留在家里吗?
 
  露露终于答道:还是幼儿园比较好一点!
 
 
 
  在上面这个故事里,作为家长学会除了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外,该如何更好引导孩子思考!
 
  思考能力,是孩子未来解决问题和生存竞争的核心能力。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这些具体可行的办法。
 
  1、引导孩子,学会自己表达
 
  爱提问、会表达,就是孩子思考能力的表现。比如在幼儿园里的见闻,学到的知识等等,将它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也是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
 
  2、理解孩子,不轻易批判
 
  很多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孩子可能在看到了事情的一面。作为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让孩子更全面了解事情。家长也要做个好榜样,不要在未曾理解一个人或者事物时,就大放厥词。
 
  3、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当孩子对家长说出了真实看法时,无论是错是对,首先要鼓励、肯定孩子独立思考。比如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么说?
 
  举个例子:不要简单地说,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要说谢谢。还可以换个角度,如果我们帮了别人,而对方没有说谢谢,我会觉得非常难过。这样换位思考的角度引导孩子,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如果遇到不正确的事情,先用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来判断,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避免高控制的态度。
 
  4、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家长不可以中途打断。即使你非常不同意,也尽量让孩子把他的话说话,把观点表述完全,只要能充分阐述,就有助于提高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5、面对困难时,多引导思考
 
  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会在第一时间依赖大人,又或者是只朝着一个方向思考。比如,你答应要带孩子去动物园。但是下雨了!孩子可能陷入“去不了动物园了怎么办?”的困扰里,甚至会大哭大闹。这时候,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引导孩子“思考其他可能性”。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