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行为教育 >

如何破解亲子冲突?学会这招共情法轻松破解!

发布日期:2024-07-25 14:31:28编辑:秩名


共情,蹲下身来爱孩子

 
当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生起时,做父母的往往不知所措:企图压抑孩子的情绪,无休止地安抚孩子,在安抚无效的情况下无视孩子的情绪或者因被激怒而爆发……一一尝试之后,如果孩子依然失去控制,我们往往觉得无措到焦头烂额。面对那个“小魔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吗?怎么做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
 

※施展爱的魔法——共情※

 
简单地讲,共情就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与孩子共情,即表示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或情绪。一旦我们表示理解,孩子就会有被接纳的感觉,他的情绪就会平稳很多,随后,他就可能欣然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者虽然暂时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却可以心情舒畅很多。他与我们对抗的能量也在无形中被消减了。
 
在这里我举个付诸于实践的例子:记得有个孩子来我的会所,上完课之后死活不肯跟着爸爸妈妈回家。小家伙倒地撒泼,闹得那叫一个惊天动地。爸爸妈妈各种办法都用了,仍然无法控制局面,作为“当事人”的父母非常尴尬,却又无可奈何。这样的场景你会不会感觉很熟悉?
 
我将孩子抱在怀里,跟他“共情”:“我知道,你不想回去。你还想在这里玩。”随后,我平静地抱着孩子,不急不躁,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过了一会儿,我感觉一只小手在我的后背拍了起来,小家伙的哭声也平息下来。我看时机已到,立刻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好了,我们先跟爸爸妈妈回家吃饭,下次再来吧!”小家伙立刻滑到地面,像没事儿人似的跟着爸爸妈妈走了。一场风波就这么平息了。
 
正如上例所示,很多时候,共情可以直接解决很多问题,就算不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也可以有效地缓冲孩子的对立情绪,更快地平息亲子冲突。
 
同时,共情也有助于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一个懂得以恰当方式关注并处理自身、他人情绪与感受的人常常更受人欢迎,更容易被信赖。这样的人能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在朋友圈更加游刃有余。
 

※与孩子共情,我们需要关注三个层面※

 
第一,站在孩子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观察、思考,尝试了解孩子及他的世界,体验他的情绪、感受、需求与意图,以感同身受的方式帮助他把情绪、感受表达出来,表示我们理解他。如果孩子的情绪、感受从来没有被别人理解过、关注过,他是不可能学到以同样的方式与他人互动的。
 
第二,引导孩子理解他人
 
孩子被理解的那一刻就是引导的最佳时机,请他反过来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而不仅仅局限于关注他自己的情绪与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就是这样被孩子感知的。
 
第三,以恰当的方式应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
 
其实当孩子被理解并试着去理解别人时,这一步便会水到渠成。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提供及示范给他什么是“恰当”的方式。
 

※共情的技巧: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

 
●共情不可过度 
 
无论孩子陷入了什么样的情绪,共情时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到了就好,不需要重复地强调,除非孩子不断纠缠在他的情绪里,才需要去适度给予回应。过度共情会不断地将孩子拉回令他困扰的情绪中,反而影响他从负面情绪中抽身。因此,简单共情,然后平静地守在孩子身边,等待他平息就好了。
 
●共情不可情绪化
 
如果在跟孩子共情时,父母本身也带着强烈的情绪,亲子之间就会相互影响,陷入恶性循环。即便父母克制自己,勉强耐着性子跟孩子共情,带来的结果也会很不理想。因为孩子具有直指人心的本能,他能够察觉到我们最真实的状态。因此,保持平和镇定的姿态面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共情要视年龄而定
 
对于低龄的孩子,简单共情就好,不需要挖掘太深。一方面,他理解不了;另一方面,往深处挖掘势必与孩子过于纠缠,反而导致他陷入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因此,简单共情之后,可尝试转移注意力。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力都不错的孩子,可以视情况来调整共情的深度。如果孩子不过于纠结,简单共情就好;如果孩子过于纠结,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灵活地处理。不仅如此,也要尝试让他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
 
孩子永远是活在当下的,他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在他的感受与情绪没有被理解之前,无法抽身出来去关注其他的。因此,但凡孩子有情绪,与他共情是第一步。通过共情,把他的内心熨帖了,我们后续的引导与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不同场合采取不同方式
 
跟孩子共情时,在外与在家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在外面,因为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共情反而会激发冲突,导致效果不明显。比如,孩子在公共场所失去控制时,我们常常会碍于有别人在场,比较容易焦虑,总想着急速地解决问题,内心冲突激烈。孩子往往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以更加激烈的方式跟我们较量。
 
因此,如果在公共场所出现难堪局面,最好将孩子带离吵闹的环境,找一个相对安静与偏僻的角落去解决问题。
 
●移交共情的主动权
 
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力不错的孩子,在共情之后,我们可以把主动权移交给孩子,让他自主去表达。或者在我们自觉没有理解孩子时,也可以尝试鼓励他自己来表达他的感受与需求。此时,我们做个很好的听众,接纳他的感受,这也算是一种共情方式。而且,当我们将主动权移交给孩子之后,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男孩摔了一跤,额头上破了皮,需要去医院缝针。孩子很害怕,不肯去医院。妈妈竭尽所能,以各种方式劝说小男孩勇敢面对,然而没有效果。妈妈将他搂在怀里:“妈妈知道,你有点怕痛对吧?”妈妈的这句话才算切中了他的“要害”。小男孩被理解了,因此平息下来。
 
妈妈接着问:“如果你是医生,碰到小朋友怕疼,你会怎么办呢?”
 
小男孩想了想:“那我告诉他,忍一忍,一会儿就好了。”
 
妈妈:“真是个好主意!”
 
如此,小男孩平静了,乖乖去了医院,并勇敢地接受了手术。这就是共情的魔力。
 
●肢体语言亦能共情
 
单靠我们用嘴表达,共情未必能出效果(特别是面对小年龄的孩子)。如果配合上肢体语言,往往能事半功倍。比如,在孩子情绪激烈时,可以紧紧地抱着他,轻轻拍或者抚摸他的后背,这种肢体动作也是一种共情,可以起到更好的安抚作用,帮助孩子更快地将情绪平息下来。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