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当孩子厌学时,普通父母才会带孩子体验搬砖,聪明父母一般这么做

发布日期:2024-08-20 03:23:24编辑:育儿大世界

导语:当孩子说“学习太辛苦,想放弃”时,你该怎么办?

 

曾经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忽然告诉妈妈:“上学太苦,不想上学了”,这位妈妈为了让儿子打消厌学的念头,于是将儿子送去工地搬砖了!

可是,令男孩妈妈没想到的是,儿子在工地搬了3天的砖后,不仅没有感觉到搬砖的苦,反而还干得很起劲且乐在其中……

男孩班里其他的同学看到男孩搬砖的视频,竟然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甚至还留言表示:“自己也想去工地体验下搬砖”!

看完该新闻,我想到了周围一些父母,为了让厌学的孩子能回到正轨,也是各种“反厌学花招”频出,比如:带孩子去捡垃圾,让孩子体验自己的工作等。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们费尽心机,用心良苦,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效果却并不如意,甚至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孩子宁愿干体力活,都不愿意学习呢?

01打工真的比读书苦吗?‍

记得上初三时,班里一半以上的女孩子,都陆陆续续辍学,去南方各省的工厂打工了。

而他们其中绝大多数不是因为上不起学而辍学!

那她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到其他女同学,在经过几个月的打工归来后,化着美美的妆,穿着时髦的衣服,有着平时不敢想象的零花钱……

看着这些辍学的同学,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换来如此“体面”的生活,再看看自己前途未知的寒窗苦读,难免不羡慕。

相比学习,体力劳动更直接,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回报。多数人只要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就可以熟练掌握上岗,无论是成就感、还是金钱回馈期,都是读书无法超越的!所以,对于没有熬过“生活的苦”的学生来说,打工真的没有读书苦!

然而,当年选择辍学打工的同学,会一直“光鲜”下去吗?

当然不是,事实证明,多数选择辍学打工的孩子,在打了几年的工,赚了几年的钱后,都早早走上了结婚生子之路,然后成为了家庭主妇,或者夫妻继续出去打工,孩子则成为了留守儿童。

“不要辍学打工,真的不要,你一定会后悔,你会在无数个深夜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辍学,为什么不读高中,为什么不考大学?”

同学聚会上,当初选择辍学打工的同学,醉酒后说出上面这段心里话。

事实证明,所有选择辍学打工的人,在熬过了生活的苦后,终究会明白“不吃学习的苦,就熬生活的苦”这个道理。

02孩子厌学,聪明‍家长这么做

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有义务督促孩子完成学业!

但是现实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父母费尽心机、花招百出,效果却不尽人意。

孩子厌学,家长到底该如何回应?这位爸爸,给大家做了“教科书式”的示范!

他来自丹东,是一位摄影室的老板,由于自己和妻子二人工作很忙,所以自从二人的儿子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由孩子姥姥照顾。

在得知儿子产生了厌学情绪后,徐先生决定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挽回孩子,他暂停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并给儿子办理了休学手续,然后带着儿子从丹东出发,开始了一场只属于他们父子的全国游。

在旅行的路上,徐先生每逢看到历史的痕迹,就会利用自己所学,给儿子讲解,比如:在古城西安,他会告诉儿子有关西安的历史故事;在泰山,他会特意选择夜爬的路线,通过一夜的坚持,看到日出时的美好,让儿子明白坚持的意义。

这些在网友看来与“反厌学”无关的操作,却在默默地影响着儿子。

在旅行快要结束时,有记者采访徐先生的儿子,他说:“以前自己根本不想见到父亲,视父亲如仇敌,而经历这次旅行后,自己和父亲处成了哥们,无话不谈,更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等旅行结束,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

03孩子厌学缺的是“学习的内驱力”

育儿专家黄静洁曾在《学习的格局》一书中说:“孩子对学习的责任心,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一股驱动力,即内驱力。”
杨绛先生也曾说:“好的教育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

所以,想让孩子产生“厌学”到“爱学”的质变,关键是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1.端正孩子学习的认知

“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

相信这句话,很多父母都给孩子说过!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父母更是通过这句话来激励孩子学习。

然而身边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上大学的给上小学的打工”的言论,已使得很多孩子产生了“不赚钱=没用,所以读书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影响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告诉孩子,读书不是为了赚钱,读书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就像前文提到的徐先生,在陪孩子旅行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向孩子展示地理、历史、文化知识的魅力。

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衡量一个事物有没有用?不单单是“钱”这一个维度。比钱更重要的是,读书能带给我们清醒的头脑、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习惯、敏锐的思维……引导孩子发现读书的使命感,才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2.耐心陪孩子寻找兴趣

提到孩子的兴趣,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就知道玩,什么兴趣都没有,那我只能说你缺少一双发现孩子兴趣的眼睛。

事实证明,只有孩子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才能让他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坚持下去。就像上文提到的徐先生,他之所以选择暂停工作,陪儿子全国旅游,其主要目的还是通过耐心的陪伴,发现儿子的兴趣点,从而进一步引导,增加内驱力。

现实生活中,作为父母,我们应做到尊重孩子,不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少批评、多鼓励,平时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在寻找孩子的兴趣上多点耐心和坚持。

3.不帮孩子定“目标”

在这个教育越来越内卷的全民大战中,多数父母都认为只有拼命“鸡娃”,考上清华、北大才算获得了教育的成功!

然而,父母这种唯成绩论高低的做法,恰恰破坏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就比如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学霸英子,从小就有航天梦,想做宇航员,所以想上全国航天专业第一的南大,但是英子的妈妈却视清华、北大为顶尖学府,结果英子竟然以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妈妈的逼迫。

作为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定目标,让孩子自我成长,才能更好激发潜在能力,孩子才能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