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你越说,孩子越不会听,因为你少说了这两句话

发布日期:2024-06-24 10:11:05编辑:网络收集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从精神分析的角度阐明: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两次身体与心理的巨变。第一个阶段为婴儿期,从出生到两岁;另一个阶段为青年期,大约从12岁到18岁。

为何他们如此冲动

医学显示,青春期的孩子,其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趋于完善,但是在自控力、认知等方面与成人依旧有很大的区别。

弗洛伊德认为: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在中学的孩子会让父母很头疼,父母觉得无法理解孩子,孩子也绝对无法理解父母,双方无法正常交流,常常一开口就带有火药味。

这两句话和其他话语不同的是,以温和的建议形式出现,听起来有商量的余地,并不带有一票否决的意味。

这个时期的孩子想要反抗父母,所以,当与父母交流产生矛盾时,很容易做出过激行为,如:大吼大叫、砸东西,甚至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父母沟通。

与此同时,父母也十分容易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在极端状况下,失去了平静和耐心,变得愤怒、焦躁,一味地指责孩子。

因为双方都处于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很容易自动屏蔽他人的语言,失去换位思考的能力,只会一味的夸大自己内心的伤感情绪。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示:

找到真正的自我

艾里克森在人生阶段论中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在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避免同一感混乱。

在此阶段,会对自己有更深的觉察,会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父母不能理解这一点,依旧高高在上,不懂换位思考,一味的安排、命令孩子的生活规划。那么,孩子就会感到矛盾,不能忍受自我受到了挑战。

相反,如果父母能意识到这一点,换位思考。

待双方都冷静下来后,慢慢的向孩子表达你心中的想法,并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这种做法会扩大他对你的接受程度,使沟通更有效果。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