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情绪管理,是成人和儿童一生都将学习的必修课

发布日期:2024-06-23 10:19:21编辑:网络收集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人,因为一点不如意的小事,便开始滔滔不绝地斥责身边的人。这些人凭借这种方式宣泄内心的不安,情绪也极易失控。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和学习情绪的成熟之路。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成熟的情绪,他指的是面对问题的时候,停止责备,承担责任,正面、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烦恼。且情绪是一步一步慢慢养成的,并不会一蹴而就或朝令夕改。孩子从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便是情绪宣泄的开始。而父母便开始指引孩子管理情绪。

事实上,大多数成年人都不善于情绪管理。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位母亲在工作中不顺利,她经常受到同事的排挤,也没有朋友可以诉说烦恼。父亲则因为工作的原因对妻子的关心较少,也不理解妻子的内心感受。当母亲工作了一天回家后,因工作的不顺心和丈夫的不关心,她常常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特别是丈夫还将所有的家务都交给妻子,使得妻子产生了更多的抱怨。因此当孩子跑过来打扰正在做家务的母亲时,母亲极容易出现情绪失控,呵斥孩子离开。当第二次孩子过来时,母亲大怒地斥责孩子为什么这么不懂事,并将其关到房间里以示惩罚。

而丈夫没有注意到妻子的情绪失控和及时进行纾解和开解,同时妻子将自己放于受害者的位置,对丈夫各种抱怨和指责,也不容许丈夫进行辩驳。结果是丈夫不想回家面对经常情绪失控的妻子,而妻子认为丈夫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尽到做父亲和丈夫的责任,甚至还怀疑丈夫的忠诚。他们经常大吵大闹。但母亲不希望孩子受到影响,就将其关到房间。而这种行为给孩子暗示,是因为他才导致父母的吵架。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受到指引而变得孤僻,抱怨、敌对周围的人和事。他变得暴躁、易怒、渴望别人的爱却做不到主动给予爱。甚至在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只会咄咄逼人地训斥别人,做不到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解决问题。且孩子也只是表面上的成熟,内心却是一个需要父母爱护的小孩。意识到自身的这种情况后,孩子用责备、谩骂等方式宣泄情绪,来掩盖自己的不成熟,伪装成大人模样。

成长中,父母主要在两个方面影响孩子。首先,父母的过高期待,希望孩子成长为他们想象中的孩子。父母要求孩子懂事、听话就可以,按部就班地活成他们理想的样子。殊不知,这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父母应该爱护者和引路人身份爱护和陪伴孩子,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完成他们没有实现的理性。甚至对处于孩童时期的孩子说:“你为什么这么不懂事,不要再像一个小孩!”好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只有无限的探索才有无限的发明。

其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没有人能成为他走向成熟的榜样,另外父母或其中一方的不成熟情绪都会感染孩子。潜意识中需要爱、需要关心、需要给予。但在不和谐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充满不安全感,使得他故作坚强,不愿暴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以免受到伤害,同时希望利用物质权利来保护自己。如此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变得自我障碍和自私狭隘。同时,为了满足童年时期安全感的缺失,用其他事物来弥补和增强缺失的安全感,如权利、金钱、名声等等。

然而孩子的成长问题不能归咎于父母一方。丈夫的不善于沟通,而妻子是一个极易情绪失控的人。双方根本无法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并且妻子的不成熟情绪导致她对这个世界充满偏激和敌对。她常感到被迫害,便开始吹毛求疵地对各种事物进行责备,越责备内心便越脆弱、越空洞。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性情乖戾,对世界充满仇恨。而妻子的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且影响到她的下一代。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自己变得成熟是非常关键的。

情绪的失控往往是无意识的,应激反应。当你发生情绪失控现象的时候,没意识到自己对他人的无礼行为,事后回忆才发现自己的失礼和尴尬。

那么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管理情绪,首先,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经常发生情绪失控,并且有强烈的愿望改变这种情况。每天花一些时间记录自己是否有发生情绪失控现象,并分析对他人的伤害有多大。

其次,表达观点的时候,放慢语速,想好再说。并且对人的态度谦卑一点。留心观察并找到一个你钦佩的人,尝试与他做朋友扩展社交圈,他自然会给你带来改变。以人为镜,从他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反思为什么自己会发生情绪失控。面对时常发生的情绪失控情况,不要太过焦虑。焦虑的情绪会导致你无法做出理性思考。学会控制情绪需要循序渐进,多思考,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情绪管理达人。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