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俗话说,开卷有益;你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终会融为你的一部分
发布日期:2024-06-14 17:25:06编辑:小编
小长假,我看大宝又在百无聊赖的刷小视频,就建议他,要么在家里找本书看看,要么一起去书店逛逛。
大宝振振有词,那些曾经百看不厌的书,转眼间都成为“禁书”了,还看什么书啊?
我知道,他说的就是最近被下架的,他曾经很喜欢的一些书,比如《米小圈》《马小跳》等,这系列图书,在他刚入学的时候,曾经是他们班里孩子们竞相传看的,若是在图书馆借阅,也出现“一本难求”的盛壮。
其实,对于书籍来讲,我一直认为是“开卷有益”。但凡是你翻阅过的书籍、看过的文字,终将会成为你的一部分,或是精神上的共鸣,或是情感上的满足。
这就是书籍的魅力,也是文字的魅力。可是如今静静地看书,已经成为很多人奢侈的想法。
其一,视频时代的来临
随着“快餐”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视频,有声有色地展示,高浓缩的内容,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引人入胜。
比如大宝曾经一个小时的时间,“看了”5部电影,我说他是“走马观花”,他却认为自己是“把有效的时间用到刀刃上,浓缩的都是精华”。
我不以为然,即便是解说电影,那也是别人眼中的精华,别人心中的浓缩。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怎么能够确定,别人的总结就是你真实的感受?就像小马过河,终究还是要自己走过那片河,才能够真正知道河水对自己危险不危险吧?
第二,听书时代的来临
对比于看书,“听书”也成为越来越多正在繁忙工作、学习的人们的一种业余选择。
所谓听书,就是用听的形式,取代了传统的看书。而往往“听”,也都是高浓缩的产物,一本书的精华,经过不同人的选择、摘录,最终成文,再由声音输出,我们可以不用翻书就能够“一目十行”的高效率学习,领悟一本书的精华所在。
甚至于在大宝急于使用某种资料的时候,比如前段时间他需要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就利用听书的模式+倍速播放,仅仅一个小时左右的功夫,就已经把《三国演义》过了一遍,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料和内容。但是当我问他一些书中的细节、一些经典的战争、一些塑造的人物时,他却一问三不知。
不过他也自有他的道理:“我只需要找到我需要的那部分就好。其他的部分,得空了再说吧!反正时间长久。”
是啊,时间悠长,什么时候“得空”呢?速记的结果,必然是速忘,衔接不上的故事情节,捋不清的故事人物,怎么能够真正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三,书籍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最近不管是从学生的课本,还是推荐的学生阅读书目,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发了教育界的震动,并且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快速、高效的整改。有些孩子过去喜欢的书籍,也从必读书目下架,以内容不符而远离孩子的世界。
有些家长就会认为,既然书籍如此,那么除了老师要求的、和考试需要的书目,其他的都不要孩子看好了。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实际上这样做就真的是“因噎废食”了。
书籍的力量就在于教会孩子们懂道理明是非,孩子只有学到了足够的东西,才能够从中真正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不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而在孩子真正能够辨别之前,家长的力量就不容小觑了。父母要知道孩子在看些什么书、读些什么文字,最好做到提前翻阅或者心中有数,若是真的工作很忙,不妨直接介绍你认为适合孩子的书,或者经典的书籍给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家庭读书会之类的小活动,引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近,大宝被直播间董老师的风采所折服。其实,董宇辉的魅力就在于他看了太多的书,有足够的能量输出,而看了他的书,你就会真的明白,读书的意义和真谛。
我们不需要为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寻找到另一个自己,发现另一个自己,或者对自己进行一次内检和灵魂的洗涤。而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凭借自身的阅读构建起一个小小的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你可以与自己和解、与人生的苦难和解,去尝试宽容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去主动地思考而不是盲从,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从容和豁达。
所以,我的孩子,请你永远不要抛弃书籍,也永远不要放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