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当明白教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发布日期:2024-06-13 20:54:38编辑:小编

邻居家的小豆包上了小学一年级之后,邻居家小夫妻的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国庆节小两口又一次爆发“战争”,声音之尖锐,让人避之不及,无法忽视。

小豆包的妈妈抱怨小豆包的爸爸,在小豆包幼儿园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进行任何学科教育,只知道玩、玩、玩,现在开学一个月了,语文语文不行、数学数学不会、英语英语不懂,总之,什么都跟不上,看怎么办。

小豆包的爸爸也跟着嚷嚷,说小豆包的妈妈只看得见眼前,只知道卷卷卷,压根儿就不理解孩子,不知道孩子的童年和快乐有多么的珍贵。

小豆包的妈妈立即崩溃了,你要孩子现在快乐,将来考不上学就完蛋了……

总之,两口子大敞着门,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叱责,完全不管孩子在房间里噤若寒蝉,还真是让正好带着孩子们回家的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多管闲事的把小豆包叫出来,让她先跟着我家小宝去我家里玩。

其实,像小豆包父母这样的育儿矛盾,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往往是夫妻双方各有各的道理,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总是会在某个瞬间点燃心头的暗火,然后就是夫妻互不相让的各执一词,最终也不过是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的“两败俱伤”罢了。

因为,教育本就是一件长长久久的事情,谁都无法一下子预知未来,因此谁也无法肯定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对还是错,只好由着自己的经验和性子来。

而孩子,似乎成了“试验品”。

就像小豆包的爸爸,让孩子尽情玩耍,不辜负童年的快乐,是他的一种教育认知;而小豆包的妈妈,认为学习是重要的事情,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时间,这也是为人父母很自然的一种认知。

两者并不冲突,因为在玩耍中也是可以学习的,而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是快乐的。就看父母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了。

父母要首先达成教育认知上的一致——教育不是非黑即白的事情,没有什么育儿观点一定是正确的,也没有什么育儿观点是完全不变的,而教育效果也并非只有一种标准去衡量。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日新月异的,知识的变化和革新也是无可避免的。

就像早些年,大家都认为孩子发高烧的时候要物理降温,要用酒精降温,包括很多医院的急救都是如此操作的。但是现在却认为这种方法太过于激烈,可能会让孩子受到二次伤害,反而不再使用。

我们不能说过去的做法是错误的,只能说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认知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已。

就像曾经有人说过,当王子坐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时候,乞丐也在海边享受着阳光浴。不同的人的观察角度不一样,谁也无法对别人的生活感同身受。

即便是孩子的父母,对于成功的认知也有可能是南辕北辙的,何况是对孩子教育的成功与否的看法?

因此当育儿观点出现分歧和纷争的时候,父母不妨这样做:

1、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

人的手指有长有短,牙齿也有咬到舌头的时候,所以,一家人之间的纷争本就司空见惯。但是,父母的争执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来。

一来让家庭氛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二来家长里短哪有那么多的孰是孰非,不过就是一时的状态而已,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们却很难调节面对父母冲突时的心情;

三来当着孩子来争执谁对谁错,父母想要孩子如何来抉择?一边是爸爸,一边是妈妈,都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啊!何必为难孩子?

2、父母双方要学会求同存异

就像一个公司的经营,总会存在很多问题和观点,那么只要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求同存异不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夫妻之间育儿观点不一样,并非是水火不容,很多情况下都是可以相互调整的。需要的是父母双方的快速冷静和有效沟通。最少,父母对孩子的心和对孩子的爱,是一致的。

3、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对于生儿育女来讲,父母双方谁不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呢?谁又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呢?何况即便是家中的二胎,也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对于二宝也不能完全拷贝大宝的教育方法啊。

所以,父母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才是给予孩子幸福的前提,才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根本。

与其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而争执的面红耳赤,不如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一下家庭关系的本质。

而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爸爸爱着妈妈,妈妈爱着爸爸,爸爸妈妈都爱着宝宝”吧!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