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92.8%的家长自认为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存在焦虑,能不能消除?
发布日期:2024-06-12 11:15:45编辑:小编
假期即将告罄,开学在即,想必有一些孩子已经进入了疯狂补作业的假期进程;那么同样,想必有一些家长已经开始进入紧张、焦虑、患得患失的状态。
前两天和朋友小聚,她们几个已经为人母的昔日高材生,把自己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居然“怪罪”到班级群和各种各样的学习群,她们认为都是群里各种各样的信息,把“别人家孩子”的优秀展现出来,才让自己的焦虑无限增加的。
呃……一叶障目,莫过如是吧!当初听说有怎样的学习群,各个疯狂的扫码加入,现在又觉得看见别人的“优秀”对比出自家的“不堪”,还真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曾经,人民网强国论坛开展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有子女的被调查者中,92.8%的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存在焦虑。而在全部被调查者中,98.6%的人认为身边有家长存在焦虑现象。
看来,这种焦虑的心情,并非个案啊!
诚然,现在社会的大环境如此,大多数家长很难保持一份“平常心”。
- 宝宝是不是应该从孕期就进行胎教?
- 出生后的各项标准是否达标?
- 半岁了要不要去早教班?
- 一岁了怎么口齿还不清楚?
- 是选择私立幼儿园还是公立幼儿园?
- 要不要给老师准备礼物?
- 如何判断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受到欺负?
- 有没有提前准备学区房?学区房对应的学校不如意怎么办?
- 小学里别的孩子都已经开始了额外的功课,自家孩子怎么选择?
- 有没有兴趣班?能不能在班级文艺演出时“露一手”?
- 怎样帮助孩子赢在中考和高招?
- 中考的密卷做了几套?
- 高考的志愿要怎么选报才适合?
- 保研还是考研、还是找一份工作?
- 婚房准备好了吗?嫁妆准备齐了吗?
……
日子一天一天过,焦虑一天一天的毫不减少,只是根据孩子的成长不断的变化罢了。
天下可怜父母心,莫过如是!
即便是看开了“优秀的孩子最终不过交给了国家”,从而宽慰自己孩子学习普通平凡也无所谓,将来一家人在一起是另一种幸福。
但看到孩子的成绩,立即成为家长焦虑的风向标。成绩差的,依旧要各种的“恶补”,即便是双减了,但在无数家长心中,也无从减起!
成绩好的,还要更上一层楼,毕竟强中更有强中手。
就是假日里看个《诗词大会》,都会拽着孩子,发出无数的感慨:你看你看,人家才6岁而已!完全无视孩子在自己旁边翻得大白眼!
在童年时要给孩子轻松快乐无忧的生活,而真正不学无术的家长,到了小学高年级顿时全盘崩溃: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家长忽略的是自己不正确的育儿观念,错过了孩子不同的最佳学习时期罢了。
好的习惯没有养成,坏的脾气增加不少,这就是要孩子随心所欲的快乐而不管不问的必然结果。
既有远虑也有近忧,怎么会不焦虑?
其实不是家长不想给孩子减负,而是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太多的人遥遥领先,太多的人依旧在“卷”,哪个家长敢拿孩子的未来冒险?
我们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结果清晰明了,教育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现在“三天学会写作业”“五天掌握中学词汇”“一个月提分50”的速成广告比比皆是,“别人家孩子”无处不在,还哪里来的“静待花开”?能够做到不“拔苗助长”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浮躁的、功利的现实,影响着每个人的心态,让大家都急于求成,只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内心的焦虑。
事实上,父母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推动孩子的学习,但焦虑的状态如果不调整,就一定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和孩子的成长。
与其盲目的焦虑,不如坦然和孩子面对一切,成与败、得与失。
与其不断地指责,不如积极挖掘孩子的优点,激发孩子的自信,从而让他们有勇气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与其与孩子“内战”不断,不如让自己适当放下,不再为孩子的成长而耗尽心神,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找到“幸福感”才是生活的真谛。
焦虑的家长只能够培养出同样焦虑的孩子,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一开始冲在前面、赢在前面的不见得是最终的赢家。
想要改变别人很难,尤其是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与其一味执拗的想要去改变他,倒不如适当放下,而去改变自己。自己内心平静了,才能够平和、从容的解决一切问题。
作为父母,放下焦虑,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