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常被我们忽略的8个大于号

发布日期:2013-01-28 12:05:34编辑:Chen

明末清初有位思想家就曾经说过,“养其习于蒙童,则作圣之基立于此。人不幸而失教,陷入于恶习,耳所闻者非人之言,目所见者非人之事,日渐月渍于里巷村落之中,而有志者欲挽回于成人之后,非洗髓伐毛,必不能胜。”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作为孩子们的起蒙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典型的成功的家庭教育方法势在必行。下面这些在家庭教育常被我们忽略的8个大于号,家长朋友们可一定要紧记在心哦。

一、理念>方法

大多数人在头脑中一直没有一种稳定的教子思想和方法,对孩子的教育往往缺乏一贯性和长远观点。我们的父母最最缺乏的就是能够支撑孩子一生的哲学理念,基本上都是在方法技巧上作文章,获得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破碎的东西。成功从父母开始,就是从父母的理念开始,理念比方法重要一万倍!

二、兴趣>知识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己想学,而达到这个境界只有一条途径:兴趣。兴趣是什么,兴趣就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就是好奇心,知识不重要,求知才重要啊。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知识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知识也不会自动地改变命运,出色地使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求知途径是:兴趣――爱好――痴迷,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孩子走到这一步,孩子至此就有了脱颖而出的优势,优势就是人生大势,没有优势那就等着平庸。


 

三、状态>能力

一旦衰弱或生病,你的眼神、声音、动作、食欲全变了,而一旦恢复,又神清气爽,理想的云帆又高悬起来,这就是状态。能力不重要,如何出色地发挥能力才重要啊!

许多儿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天真灵气,活泼、浪漫、欢笑在他们身上已不复在在。作业本前磨蹭,奥数班上瞌睡,钢琴课上发呆,现在的中小学生三分之一以上厌学,是他们智力不行吗?不,是他们根本就不在学习的状态!唠叨、逼迫、打骂、讽刺、父母之间的争吵早让孩子蔫了,孩子既不能吸收,也不能发挥,完全是一种病态。不在状态,奢谈什么成长,什么未来!

孩子状态好,比什么都重要,一好百好。

四、品德>分数

中国传统的教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就是成人,一切从修身开始,这是人生最低目标。能力、专业、学识主要是帮助我们解决做事的问题,但不解决做人的问题。人格中个体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爱劳动,社会性的一面最重要的品德就是同情,引深为博爱。我们的孩子得到太多免费的东西了,于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价值,最终人生没了价值。劳动是中国父母最看不到的地方,中国父母能看到的就是“作业做没做”“考了多少分”。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