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育儿网

主页 > 教育 > 家庭教育 >

“打卡”学习真的有用吗?这3点危害,80%的家长根本意识不到

发布日期:2024-08-22 03:07:09编辑:网络收集

在开始深入讨论今天的话题前,先问各位家长几个问题:您孩子所在的学校,老师们是否给孩子布置过各种打卡任务?孩子执行完这些任务,有所改变吗?

不知道大家的答案如何,但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多年来我是真的没少参与女儿的打卡任务!比如,穿衣服打卡、跳绳打卡、阅读打卡、练字打卡……

反正老师安排了,我们能打就打!至于打卡带来的效果,说实话,并没有多么显著!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曾深感困惑。直到最近我阅读了一本相关书籍——《认知觉醒》,才恍然大悟,原来打卡这件事,并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01关于打卡,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的3点危害

1) 影响学习动机

记得女儿一年级的时候,女儿班主任布置了一项阅读打卡任务,打满30天就有小礼物奖励。

刚开始的时候,女儿放了学都雷打不动的按时阅读打卡,可是打到第十天左右的时候,我忘了因为什么原因,漏打了一天,结果她就再也不愿意打了。

因为在她的认知力,没打满30天老师就不会给小礼物,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周岭在书中写道:“人们的行动动机全都出于学习成长本身……然而打卡一旦开始,任务心态其实已经锚下了。”

就像女儿打卡阅读一样,打卡之前,阅读的目的是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变得热爱阅读,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然而,一旦老师把打卡设置为任务,还设定了任务完成后的奖励,阅读的目的就变了,不再是学习知识,享受读书的乐趣,而是变成了一种阅读满30天,就能拿到小礼物的任务。

所以,中间一旦有间断,就意味着拿不到礼物了,孩子也就不愿再继续了!

2) 影响学习效果

不知道大家打卡的时候有没有这么一种体验?

举个例子,你制定了一个学习英语单词的打卡任务,定于每天晚上10点之前,熟背20个英语单词并完成打卡。

刚开始的时候你时间很充裕,每天早早地就能完成20个单词的打卡任务,每次也都非常满足!但偶尔还有几天,你因为各种原因,时间不充裕,来不及在10点前完成打卡。

但连续多天的打卡记录,使得你心里不得不总是惦记着这事,觉得辛辛苦苦打的卡,中断一次功亏一篑。于是你说服自己,随便扫几眼,假装自己学过了背会了,先把卡打了再说!

其实,这种现象是人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认知闭合需求!

所谓认知闭合需求,意思就是当人们面对一个模糊的问题时,就有给问题找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的欲望。

就像古时候,人们不知道天为何会下雨,于是为了让这个问题闭合,就想出了雷公、电母、龙王之类的解释。

周岭在书中写道:“人类的大脑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或不确定性。而打卡活动自带任务心态,人们每打一次卡,都要面临一次任务闭合需求,这在开始时并无大碍,但动机一旦转移,人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即停止。

就像我们上文举得学单词的例子一样,如果早早的完成了打卡任务,那就不会继续再多学一个单词,如果没有时间完成打卡任务,即使假装一下,也要把卡打了!

3)影响学习注意力

周岭在书中写道:在学习时,身心合一、极度专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才能从学习活动中收到精细、强烈的正向反馈。任务心态破坏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不良体验会加剧人们对学习活动的厌恶感,形成恶性循环。

前几年我喜欢上了跑步,刚开始接触跑步那阵,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我就给自己设置了每日打卡的任务,每天40分钟,完成然后打卡!

然而执行了这个打卡任务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跑步时,总是忍不住去看手表,想着还剩多长时间就可以结束。

这种状态使我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跑步中去,感受不到跑步时的投入和放松!

和跑步时想着剩多少时间一样,阅读打卡,也会想着还剩多少页才可以完成;背单词打卡则会总想想着还剩多少单词可以完成……

抱着这种完成任务的心态打卡,会使得我们无法安静的专注于一件事!

02 真正有效的打卡,都符合2个策略

打卡式学习虽然存在潜在的危害,但我并没有反对打卡的意思,因为打卡本身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利用好了,确实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指导孩子科学的打卡呢?周岭给出了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用记录代替打卡

所谓用记录代替打卡,其实就是制作一个类似下图的表格,把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

这种方式虽然看上去和打卡是一样的,但却没有打卡的任务压力,可以让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或者活动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上。同时还可以帮助记录者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便于周期复盘。

最关键的是这种方式,还可以避免因为偶尔漏打,导致的中断打卡任务的现象!毕竟谁都有向好之心,都愿意做的比上次好!

第二:设下限,不设上限

前文说到打卡影响学习效果时,讲到一个每天打卡背诵20个英文单词的例子,如果这个任务对于设置人来说,比较难完成,这20个单词就成了任务的上限!

这也就意味着,打卡人一旦完成了这个任务,就不会再继续学习!

然而,如果我们将20个单词的任务量,调整为5个单词,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

就会另有一番效果,因为完成5个单词的目标对设置人来说毫无负担。且完成该任务时,我们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会顺着惯性继续学习下去,毕竟多学一个单词都是额外的收获,心态完全不同,身心容易沉浸,不会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相比打卡的模式,这种设下限,不设上限的模式,不仅规避了任务的闭合需求,而且也符合刻意练习的原则。

只要学习者觉得有意思,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到突破学习舒适区的边缘,感觉无趣或者困难时,才会放弃!

【最后写给家长的话】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探索性的过程,而非被动的完成打卡任务。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来安排他们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别老盯着他们打了多少次卡,完成得怎么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真正学到了什么,开不开心地学。

点击展开全部

猜你喜欢

编辑推荐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